新加坡人对加密货币的认知再创新高,高达94%的受访者表示熟悉至少一种加密资产,但实际持有率从去年的40%下滑至29%。
持牌加密交易所Independent Reserve星期三(5月21日)发布最新一期的新加坡加密市场调查,这是它连续第五年发布这一调查。调查在今年2月进行,涵盖1500名受访者,评估他们对加密货币的认知度、采用率与投资信心。
从人口分布来看,男性投资加密货币的比例高于女性,分别为35%和24%。新加坡的加密货币投资者中,71%属于千禧世代与X世代(年龄介于25岁至54岁),高于2024年的61%。此外,在每周至少进行一次交易的投资者中,76%也属于这年龄段。
尽管持有率下降,报告显示本地对加密货币的长期需求仍在。53%的加密货币持有者计划在未来12个月增持,17%非持有者也表示有意入市。
比特币仍是最受信赖和持有率最高的加密资产,68%的加密货币投资者持有比特币,86%认为它是货币、价值储存或投资工具。77%的加密货币投资者也相信,比特币的价值在2030年前将稳定在10万元(相当于7万7900美元)以上。
投资加密货币的途径近年来多样化。不过,仍有61%的投资者选择直接持有,而不是购入交易所挂牌基金(ETF)。也有更多投资者选择在涨势中套利。67%的受访者说,过去一年卖出部分或全部持仓来套利。
Independent Reserve新加坡总裁佩雷拉(Lasanka Perera)指出,比特币仍然是加密生态系统的基石。“去中心化的设计、稀缺性和透明度是许多投资者持续信任它的原因。”
他也说,对许多投资者来说,比特币现在被视为一种长期资产,他们明显倾向于通过交易所直接持有,而不是通过中介金融产品。
近三分一投资者入场模因币
报告也指出,稳定币的使用率持续上升,46%的投资者曾持有这类资产,主要用于交易和去中心化金融活动。其中,美元背书的稳定币最受欢迎,83%的稳定币投资者持有这类资产。
模因币是一种以网络文化现象为基础的小众虚拟货币,通常缺乏实际价值支撑。内政部兼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政务部长孙雪玲曾在国会指出,这类货币的唱高散货(Pump-and-Dump)骗局使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。
报告也反映出监管沟通的落差。尽管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已推出稳定币监管框架,并提高数码支付代币服务提供者的执照标准,但58%的受访者希望政府在监管方面提供更清晰的指引,47%则呼吁市场参与者采取更负责任的行为。
